8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新聘任的国务院参事朱彤颁发聘书,颁发聘书后,李克强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建立政府参事制度,是我们党统一战线在国家政权建设中的一大创举。在至今的70年历程中,历任参事、馆员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传承、政府科学民主决策作出了积极贡献。

国务院3.jpg

  朱彤任环境技术部PI,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无党派人士,长江特聘教授,中央统战部党外知识分子建言献策专家组成员。他长期从事大气化学及环境与健康的科研与教学,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领衔获3项省部级一等奖。因“对大气化学基础研究及对超大城市空气污染的人体健康及气候影响评估的卓越贡献”,于2019年当选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会士。朱彤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大气污染成因及健康影响,在大气污染物地表释放和区域输送量化方法、华北平原大气复合污染的成因、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风险及机制上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已发表SCI论文近300篇,包括6篇Science、PNAS及著名医学期刊JAMA论文,连续6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环境科学领域高被引学者,2019年入选Web of Science全球高被引学者。

  朱彤致力于将基础前沿研究的突破性成果应用于解决我国重大环境问题。在北京2008年奥运前,他带领北京大学团队制定我国首个跨省市大气污染联合控制方案《奥运会北京空气质量保障方案北京周边省区市措施》,得到国务院批准采纳,在华北六省市实施,为保障北京奥运空气质量做出了贡献。该成果成为我国区域大气污染控制的一个成功范例,有效推动了国家大气污染的区域联防联控战略的启动和实施,对国家清洁空气行动具有指导意义。朱彤因此获教育部和环境保护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各一项,以及科技部“科技奥运”先进个人、环保部“奥运环境质量保障”先进个人奖。 他提出和证明了京津冀冬季居民源通过区域输送对北京空气污染的重要贡献,2016年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以此为基础提出控制居民散煤的建议,推动了相关政策的实施。2019年他和同事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关于我国大气氨的环境效应论文,据此提出“我国应分区域制定精确氨减排计划”的政策建议,为我国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了科学支撑。

  李克强祝贺新任参事、馆员,并提出希望。一是围绕发展大局积极建言献策。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面对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希望大家发挥实践经验丰富、理论素养深厚的优势,汇众智、聚众力,为稳住经济基本盘、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打好未来发展基础提出更多针对性、前瞻性建议。二是关注民生、及时反映群众期盼。发展的目的是要不断改善民生。我国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参事、馆员们接触面广、听到各方面的反映多,希望大家关注发展中的民生问题,聚焦群众关心的就业、医疗、教育、养老、托幼等领域,摸清摸透情况,实事求是反映问题,提出解决办法的建议,使政府决策更好适应人民群众持续改善生活的愿望。三是更好担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参事、馆员学术造诣深厚,功底扎实。希望大家秉持专业精神、工匠精神,潜心向学,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全社会特别是年轻一代广泛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