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9–25日,IEEE/RSJ 国际智能机器人与系统大会(IROS 2025)在杭州隆重举行。作为全球机器人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顶级学术会议之一,IROS自1988年创办以来,持续汇聚世界范围内的科研机构与产业力量,展示机器人技术的最新突破与未来趋势。
在本届大会中,北京大学先进制造与机器人学院刘畅老师与孙志勇老师分别组织并主持了两场高水平国际研讨会(Workshop),充分展现了北京大学在智能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交叉研究领域的学术活力与国际影响力。

研讨会合影
一、MACRAI 2025:生成式AI赋能多智能体协同与群体机器人
10月20日,由北京大学刘畅联合多国学者共同组织的IROS 2025研讨会 “MACRAI:Multi-Agent Cooperative Systems and Swarm Robotics in the Era of Generative AI” 圆满举行。

刘畅老师发言
该研讨会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多智能体系统的融合,围绕群体机器人、协同自动驾驶、通信高效的协同感知与决策、数据与安全等前沿方向展开深入探讨,旨在缩小“仿真到现实”的差距,促进智能体系统的可扩展落地。
研讨会邀请了来自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国际顶尖学者,共8场学术报告涵盖小型无人机群从仿真到现实、多机器人任务分配与协作操控、LLM 驱动的多智能体系统、多智能体路径规划与主动感知、基础模型与群体机器人等研究热点,中场设有海报交流与咖啡休息,末尾进行奖励颁发。




各国学者交流
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的刘畅、刘雨辰,上海交通大学的穆尧,香港大学的yuhaibao,Skoltech的Dzmitry Tsetserukou与Oleg Sautenkov,以及卡内基梅隆大学的Changliu Liu 等联合组织。
二、MRS+LLM 研讨会:大语言模型赋能的多机器人系统

MRS+LLM 研讨会
同场举行的另一研讨会 “MRS+LLM:Large Language Model-Enabled Multi-Robot Systems” 由西湖大学赵世钰、北京大学孙志勇以及英国谢菲尔德大学Roderich Gross 联合组织。
该研讨会聚焦大语言模型与多机器人系统的融合应用,探讨如何利用生成式大模型增强机器人系统的协同规划、导航、任务分配、物体运输、决策与编队控制等关键能力。

孙志勇老师发言
会议邀请了来自西湖大学、格罗宁根大学、中国科学院、纽伦堡工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北京大学等机构的多位专家学者,共6场报告涵盖LLM与多机器人任务规划、LLM驱动的协同导航与探索、LLM与多智能体学习、Collective Object Transport Using Foundation Models、LLM与多机器人编队控制与路径规划、LLM-Enabled STL-Centered Robot Motion Planner等最新研究进展。研讨会还设置了专家圆桌讨论与观众互动问答环节,促进跨领域思想碰撞与未来合作。




各国学者交流
北京大学研究团队在IROS 2025中成功组织两场主题鲜明、内容前沿的国际研讨会,不仅推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多智能体系统的深度融合,也展示了北京大学先进制造与机器人学院师生在国际机器人学术舞台上的积极参与及卓越贡献。未来,我院将继续秉承开放、合作、创新的科研精神,携手全球科研伙伴,共同探索智能机器人技术的新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