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5日至26日,北京大学“复杂系统与群体智能”博士生论坛成功举行。本次论坛由北京大学先进制造与机器人学院及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共同主办,并获得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立项支持。论坛内容涵盖开幕式、著名学者的主题演讲、博士生口头报告、学术海报展览以及闭幕式和颁奖典礼。与会的嘉宾和来自国内外23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博士生们就复杂系统、群体智能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在观点的交锋与思想的碰撞中收获知识和见闻。

论坛合影
10月26日上午,论坛在北京大学新奥工学大楼正式拉开序幕。北京大学先进制造与机器人学院党委书记宋洁教授在开幕式致辞。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丘立教授、复旦大学林伟教授、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刘连庆研究员出席开幕式并作主旨报告,开幕式由北京大学先进制造与机器人学院喻俊志教授主持。

喻俊志教授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上,北京大学先进制造与机器人学院党委书记宋洁教授发表致辞。她立足国家战略规划背景,系统介绍了学院学科布局,阐述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与目标。最后,宋洁教授着重强调了此次论坛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鼓励在场学生珍惜交流机会,积极碰撞思想,推动跨领域学术融合与创新。

宋洁书记致辞
在随后的主旨报告环节,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丘立教授首先作题为《互联群体系统中的集体多样性和沟通品质》的主旨报告。报告分享了矩阵相角在刻画异构群体系统的多样性和沟通品质中的重要应用,并展望了矩阵相位理论的广阔前景。

丘立教授作主旨报告
复旦大学林伟教授作题为《Complex Dynamical Systems and Machine Learning: Reconstruction, Prediction, and Modulation》的主旨报告。报告回顾了复杂动态系统和机器学习的发展历程与相互影响,介绍了基于动力系统原理的数据驱动方法以及基于确定性和随机动力系统理论的模型驱动探索,还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复杂系统理论与机器学习未来融合的可能性。

林伟教授作主旨报告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刘连庆研究员作题为《简智能体集群的仿生与控制》的主旨报告。报告介绍了基于细胞自组织机制进行机器人集群算法开发和利用简智能体机器人集群系统实验验证生物学假设的“双向研究范式”,还从底层原理共通性探讨二者协同闭环的发展可能。

刘连庆研究员作主旨报告
10月26日下午,论坛转入博士生学术交流环节,同步开展博士生口头报告与学术海报展示活动。交流主题涵盖复杂系统分析与控制、网络系统与群体智能、机器人系统感知与协同和数据驱动控制与优化等4大方向。现场共有25名博士生进行口头报告,16名博士生通过学术海报展示研究成果,与会学者围绕研究细节展开深入讨论,充分展现了学术热情与创新能力。

会场掠影
论坛闭幕式上,组委会首先宣读了优秀报告与优秀海报获奖者名单——经论坛组织委员会严格评审与讨论,共评选出13个优秀报告与8个优秀海报。随后,北京大学先进制造与机器人学院张飞天副教授、唐聿劼助理教授为获奖同学颁发获奖证书,以表彰其在学术研究与成果展示中的出色表现。

获奖同学合影留念
随着颁奖环节结束,2025年北京大学“复杂系统与群体智能”博士生论坛圆满落下帷幕。本次论坛不仅促进了领域内学术成果的分享与交流,更为青年学者搭建了成长与合作的平台,为推动复杂系统与群体智能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